西南,用四川话说,是个安逸的地方。这里始终有一种从容自得,不与主流争锋,不为潮流裹挟;这里始终有一种乐天知命,不与时间追赶,不和命运竞逐。在西南,生活的节奏比较慢,闲暇的时间比较长;在西南,道统的力量比较弱,民间的力量比较强……这里适合艺术。本期《中国雕塑》聚焦“西南”,关注中国雕塑的西南现象。2015年6月,适逢雕塑大家、西南雕塑的领军人物叶毓山先生80诞辰,以此为契机,中国雕塑学会编辑出版了《叶毓山雕塑》的大型画册;召开“中国雕塑的西南现象”理论研讨会,还会同其他机构举办叶毓山雕塑的大型展览。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借此对现代西南雕塑进行一个较为集中的梳理。所以,本期聚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叶毓山先生的个案研究,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叶毓山先生的艺术、艺术观、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是对西南地区雕塑现象的研究和介绍,它们不仅对西南雕塑的历史、西南雕塑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还对正在发生的西南雕塑的现场进行了介绍。其中,一年一度的“明天雕塑奖”已经成为国内青年雕塑展览的一个重要品牌;而本刊持续跟踪的“羊磴艺术合作社”项目,也将有新的研究成果在此发布。分别关注不同地域雕塑发展的状况,将列入《中国雕塑》未来的编辑计划,我们希望在各地院校和机构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对一个地区的雕塑进行梳理和研究,这样或许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广泛和开阔的视野,避免在一个媒体时代,因为媒体目光未及的原因,忽视那些被遮蔽了的地区和他们的雕塑。除本期主题“西南雕塑”之外,发在头条“思想引擎”上的吴鸿先生的文章《巴德·布雷维克:在文化间行走的“游吟诗人”(上)》值得关注。吴鸿的写作不是简单地沿袭艺术家和作品评论的套路,而是一种深度写作,文章通过对一个挪威艺术家的分析,展现出其背后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如何看世界,世界如何看中国;什么是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它如何处理普遍性和本土性的关系。吴鸿的文章让我们看到,在人们所习惯的“西方”的统一标签下,实际上在不同国家、地区、个人之间,存在着那么多的不同和差异,而只有这样深入具体的个案分析,才是今天的雕塑批评所真正需要的。本期介绍的以傅中望“开物”展为首的几个展览各有特点,有老树新芽,有新人新作,还有专门的女性雕塑家的展览,它们都给了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