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中国雕塑》以介绍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为主要内容。当我们拿到它的时候,第五届刘开渠国际雕塑大展的开幕之日也已经遥遥在望了。连续五年,中国雕塑学会会同中国美院、芜湖市政府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被世人成为“芜湖模式”的城市奇迹。由于雕塑的介入,这个城市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所以,我们把这一期《中国雕塑》的主题确定为“雕塑城市”。从我们熟悉的“城市雕塑”到“雕塑城市”,看起来只是词序的调换,根本的不同在于,它由一个“复合名词”变成了一个“动宾结构”,它强调是作为动词的雕塑对一个城市的塑造功能。一个被雕塑了的城市,或者说,正在被雕塑的城市,它的变化当然不仅仅只是雕塑而已,雕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所带来的,除了艺术,还有观念、趣味、品位以及城市公众的幸福指数。本期还介绍了其他相关的公共艺术内容。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是雕塑界持续被关注的话题,在专家们看来,它们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一般公众眼中,它们在形态上常常是重合的,所以未必能分出彼此。在我们看来,在理论上厘清这两个概念当然是必要的,这个工作仍然在进行中,但是在实践上,它们的共同点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它们担负着共同的文化使命。谁说公共性不是城市雕塑最重要的因素呢?而所谓公共艺术不过是在当代条件下,包括雕塑在内的各种艺术形态最大限度地追求艺术公共性的一种努力。无论是城市雕塑,还是公共艺术,它们的当代使命在于,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和介入到了对城市的塑造之中,它们不仅塑造了城市空间,更重要的是塑造了城市的人,塑造了城市文化。何谓城市雕塑?何谓公共艺术?作为学科概念,理论家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是这丝毫都没有妨碍到艺术家的工作,他们可是没有障碍地在这两个学科中任意穿行,身轻如燕,游刃有余。他们一直在雕塑城市。